浙轮电力主营APF有源电力滤波装置、电容器系列、电抗器系列、智能复合开关和无功补偿控制器等产品。
公司新闻

【聚焦】煤制芳烃:为啥现代煤化工产业化独缺它?

发布日期:2016-06-29 21:08:45 | 关注:

2016年初,环保部《关于华电榆横煤基芳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权限的复函》,引起煤化工行业极大关注。该《复函》明确华电榆横煤基芳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环保部直接审批。由于此前已经有多个现代煤化工项目的环评报告遭遇环保部否决,加之现代煤化工五大路径中,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均已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有的还形成了较大产业规模,唯独煤制芳烃技术仍在"蜗居",这一《复函》引起了业界对煤制芳烃及其工业化示范项目的猜疑。

人们的疑虑是:煤制芳烃是不是也会难过环保门槛?它的技术和市场能否经得住考验?作为全球首个煤制芳烃示范项目,华电榆横煤基芳烃项目的进展怎样?

"环保部上收华电榆横煤基甲醇制芳烃项目环保审批权限,是环保部依法依规履责,无需大惊小怪,更不能解读为项目环评出了问题。"针对业界的疑问,陕西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上周给予了正面回答。

"环保部上收华电榆横煤基甲醇制芳烃项目环保审批权限,是环保部依法依规履责,无需大惊小怪,更不能解读为项目环评出了问题。"针对业界的疑问,陕西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上周给予了正面回答。

环评上收符合规定

该负责人说,根据《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有关文件规定,年产100万吨及以上的煤制甲醇项目,环评应由国家环保部直接审批。华电榆横煤基甲醇制芳烃项目规划的煤制甲醇规模为年产300万吨,项目环评理应由环保部直接审批。因此,一些人据此猜测项目环评可能出了问题,毫无道理。

"事实上,在陕西省、华电集团、榆林市政府等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个全球首套煤制芳烃项目,正在按既定程序稳步推进。"该负责人表示。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据华电煤业集团煤化工管理部副主任王彤透露,华电榆林百万吨煤基甲醇制芳烃工业化示范项目,概算总投资360亿元,主要装置包括年产300万吨煤制甲醇、120万吨流化床甲醇制芳烃、100万吨芳烃联合(即混合芳烃制对二甲苯)、16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60万吨聚酯五大系统。另外还有空分、气化、热动力岛、水处理、煤矿、煤炭输/储系统等辅助配套设施。目前,前期工作开展顺利,10个专题报告和4项单项审批已取得批复,最核心单元的甲醇制芳烃工艺包已由华电煤业、清华大学与中石油华东设计院共同完成开发。项目所需的其他13项专有技术引进工作已经完成比选,正在开展项目总体设计。项目立项报告已经通过陕西省发改委审议,同意补充环评批文后出具核准意见。该项目的环评报告正在完善,近期将上报环保部待批,其水资源论证报告已上报待批。

王彤表示,煤制甲醇是标准的煤化工。甲醇制芳烃与石油炼制行业中的催化裂化工艺相近,芳烃联合再到精对苯二甲酸和聚酯则属石油化工范畴。这意味着,外人眼中单一的煤制芳烃项目,其实横跨了3个不同子行业,系统的集成、技术的耦合、能量的梯级利用以及产物的优化等都要进行全面统筹。所以将开展的示范也具有代表性,主要包括:首先承担的流化床甲醇制芳烃(FMTA)技术的工业化放大,要从工业规模打通流程,完成技术的工业化;其次,实现煤基甲醇制芳烃系统优化,要对这个复杂系统的工艺、装备、能耗、物耗及环保等方面进行匹配,建立综合指标体系;三是进行煤电化一体化的探索。

据了解,流化床甲醇制芳烃工艺包设计在已经运行验证的3万吨/年流化床甲醇制芳烃工业化试验装置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系统耦合、节能环保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比如将工业试验时采用的中低温分离轻烃方式改为轻烃回收率高、能耗低、操作稳定性与弹性更大的油吸收分离模式;增加了工业试验装置所没有的再生烟气余热利用与除尘系统;用蒸汽透平代替工业试验装置采用的电驱动压缩机模式;以新型复合空冷技术替代工业试验时的水冷工艺;甲醇芳构化过程副产的水通过先进水处理技术处理后回用,而非工业试验时的简单处理后再送污水处理系统……

通过这些优化和改进,整个系统的工业水回用率将达90%以上,甲醇制芳烃单元占地面积减少20%,投资减少40%,电耗下降30%。全厂综合指标方面,吨对二甲苯水耗降至12.48吨、煤耗约5吨标煤,系统能源转化效率可达40.85%,项目的经济性与节能环保性均有显著提升。特别是由于流化床甲醇制芳烃单元生产的混合芳烃不仅杂质含量低,而且混合芳烃中二甲苯含量高达50%以上、乙苯含量低于2%。与石油路线的原料(约含24%二甲苯和5%乙苯)相比,相同产品规模装置投资可降低约15%,对二甲苯的单位产品能耗降低约30%,这也大大提高了煤制芳烃的竞争力。

意义重大呼唤支持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等专家看来,流化床甲醇制芳烃技术的推广应用,除了能为投资者带来较好回报外,还具有重大现实与战略意义。

首先,发展煤制芳烃是立足我国国情,支撑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曹湘洪介绍,1吨对二甲苯可以生产1.77吨涤纶纤维,而1亩地棉花皮棉产量不超过0.14吨。即1吨对二甲苯相当于13亩耕地生产的棉纤。我国每年对二甲苯需求量约2000万吨,若全部改用棉纤,需要种植2.5亿亩棉花。这在耕地面积紧张的中国是不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发展化纤工业,即大量生产涤纶、芳纶和锦纶。而生产涤纶、芳纶和锦纶离不开聚酯切片,聚酯切片的主要原料精对苯二甲酸又是由对二甲苯(芳烃的重要成员)生产获得的。因此,发展包括煤制芳烃、石脑油制芳烃在内的芳烃工业,是我国立足国情,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纺织工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

其次,发展煤制芳烃符合中国能源禀赋特点。

金涌表示,我国芳烃原料来源单一,97%来源于石油路线。而我国石油资源本身短缺。近几年,受原料不足及其他因素影响,我国对二甲苯供需缺口不断增大。2015年,我国对二甲苯消费量2075万吨,进口量1165万吨,对外依存度56%,成为单一化学品花外汇最多的产品。通过相对丰富的煤炭或生物质为原料生产芳烃,既能解决芳烃原料短缺、价格居高不下的难题,又丰富了芳烃原料获取途径。

再次,煤制芳烃是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的有效途径。清华大学教授魏飞表示,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煤基甲醇制芳烃技术通过工艺过程的耦合,有效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如果在工业化过程中,将甲醇制芳烃过程与煤气化过程、芳烃联合装置集成、联产,将甲醇制芳烃过程副产物充分循环回用至系统的不同部分,将过程工艺水处理后回用,则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高效充分利用。

再次,在能量利用方面,煤制芳烃项目可充分发挥煤—电—化一体化优势,从全系统统筹规划,将煤炭转化、发电、产品的合成与分离等过程耦合,合理分配不同等级的热量,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又由于煤基甲醇制芳烃过程排放的尾气中不含硫、氮等有害物质,催化剂采用常规化工材料作为活性物质,排放的废渣不含有毒有害成分,废水中不含氨氮,经过处理后可以回收利用。因此,整个过程绿色、洁净、环保,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较为理想的路径。

最后,推广使用煤基甲醇制芳烃技术,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认为,在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建设煤基甲醇制芳烃项目,即将煤炭资源转化为芳烃,再进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形成煤—甲醇—芳烃—精对苯二甲酸—聚酯—纺织产业链,既可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又能带动西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研究院的测算,聚酯对其下游化纤、工程塑料、汽车元器件等产业的带动效应可达8倍,一个百万吨芳烃项目可实现产值240亿元,带动相关行业的产值可达1300亿元以上。如果在西部富煤地区建设大型煤基甲醇制芳烃及聚酯纺织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集群,既契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能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东西部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专家们因此呼吁,国家应给予首个煤制芳烃示范项目更多支持,使其早日建成运行,为后续项目积累经验,让速流化床甲醇制芳烃这一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原创技术早日变为生产力。

原标题:【头条】煤制芳烃:为啥现代煤化工产业化独缺它

上一篇:

2016年千亿锂电产业集群项目都有哪些?

下一篇:

返 回